8月份原煤產量:單月同比上升0.8%,日均產量環比上升68.0萬噸/天。8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原煤當月產量3.35億噸,當月同比上升0.8%,累計產量26.0億噸,同比上漲4.4%, 8月份日均原煤產量1081.4萬噸,環比2021年7月上升68.0萬噸/天。隨著增產保供舉措不斷深入,進入8月原煤產量環比增加明顯。
8月份煤炭進口量:同比上升36%。8月進口煤及褐煤當月2805.2萬噸,當月同比上升36%, 1-8月累計19768.8萬噸,累計同比下降10.3%。由于澳煤進口停止且蒙古、印尼等國家疫情持續擾動,1-8月進口量有較大下滑。
綜合8月國內產量及進口量數據,1-8月份國內煤炭供應量增速為4.6%。
固定資產投資:8月份基建、制造業、地產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分別為-6.6%、7.1%和0.3%。
8月基礎設施投資同比下降6.6%,1-8月基礎設施投資累計上升2.58%,增速較21年1-7月下降1.59個百分點。
8月制造業固定投資同比增長7.1%,1-8月制造業固定投資累計同比增加15.7%,增速較21年1-7月下降1.6個百分點。
8月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長0.3%,1-8月房地產開發投資累計同比增長10.90%,增速較21年1-7月下降1.8個百分點。
8月份火電行業:火電產量同比上漲0.3%,水電同比下降4.7%。8月份,國內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3%,1-8月份累計增速同比增長13.1%。8月份全社會發電量7383億千瓦時,當月同比上升0.2%,累計發電量53894億千瓦時,累計同比上升11.3%,增速較21年1-7月下降1.9個百分點。從主要發電主體來看,8月火電產量5167億千瓦時,當月同比上升0.3%,火電累計38723億千瓦時,累計同比上漲12.6%。8月份水電產量1370億千瓦時,當月同比下降4.7%,水電累計7617億千瓦時,累計同比下降1.0%。
8月份焦炭與水泥行業:8月焦炭產量同比下降5.0%,水泥產量同比下降5.2%。鋼鐵產業鏈方面,8月焦炭當月產量3967萬噸,同比下降5.0%,受環保政策趨嚴及上游焦煤供給緊張采購困難等因素影響,焦炭產量有所下滑,焦炭累計3.20億噸,累計同比上升2.5%。8月生鐵當月產量7153萬噸,當月同比下降11.1%,累計值6.1億噸,累計同比增加0.6%。8月粗鋼當月產量8324萬噸,當月同比下降13.2%,粗鋼累計7.3億噸,累計同比增加5.3%,鋼鐵限產政策下,單月產量降幅較大。建材產業鏈方面,水泥8月當月產量2.15億噸,當月同比下降5.2%,水泥累計產量15.7億噸,累計同比增加8.3%。
綜合8月份國內火電、焦炭、水泥等產量數據,大致測算1-8月份國內煤炭需求量增速為+8.2%。(假設單位耗煤保持不變,化工及其他耗煤量不變,火電、鋼鐵、建材等需求占比分別為53%、17%、13%)。
庫存情況:8月份動力煤、焦煤庫存環比均有所下降,焦炭庫存環比有所上升,與上述供不足需判斷較為一致。
進入8月,盛夏動力煤需求旺盛,而供應整體偏緊,顯得旺季更旺,動力煤庫存下降,整體庫存處于低位,截至2021年8月末,北方重點港口(秦皇島+黃驊港+曹妃甸+國投京唐港)煤炭庫存合計906萬噸,相比2021年7月末下降128萬噸,其中秦皇島港的煤炭庫存持續下降至415萬噸。
8月焦炭市場庫存有所下降,截至8月末焦化企業(100家)廠內庫存24.87萬噸,相比2021年7月下降9.0萬噸;焦炭原料端焦煤庫存環比下降,截至8月末焦化廠(100家)煉焦煤庫存678.77萬噸,相比2021年7月末下降66.14萬噸。
價格情況:8月份焦煤、焦炭價格均環比上漲,動力煤環比持平。
8月份,秦皇島山西產Q5500動力煤市場價平均為1073元/噸,同比上漲71%,環比上漲57元/噸。1-8月均價為870元/噸,同比上漲59%(或為+321元/噸)。
8月份,京唐港山西產主焦煤平均為3036.4元/噸,同比增長91%。8月焦煤價持續上升,相比7月均值上漲667.7元/噸。1-8月均價為2036.2元/噸,同比上漲36%(或為+538.9元/噸)。
8月份,唐山二級冶金焦平均為3009元/噸,同比增長65%,相比7月均值上升355元/噸。1-8月均價為2602.65元/噸,同比上漲45%(或為+797.8元/噸)。
投資策略:煤炭開采板塊(中信)1-8月累計漲幅57%,年內漲幅81%(截止9月15日),我們認為,這輪煤炭板塊持續上漲,是對煤炭資產的價值重估,是產業景氣度、市場資金、市場情緒等多方面天時地利人和博弈出來的結果。短期來看,煤價風險小(行業供需缺口明顯,各環節庫存處于歷史低位,煤價回調風險小),煤企業績好(上半年煤企歸母凈利潤同比上漲60%以上,Q3、Q4業績預計環比Q2更佳),板塊投資的性價比非常高。中長期來看,行業缺乏規劃投資且碳達峰碳中和政策影響下資本開支意愿進一步降低,行業進入供應短缺周期,而伴隨整體經濟增長電力需求依然能保持正增長,供需錯配可能是“十四五”期間經常發生的事情,高位煤價可能是常態,存量產能就是高額利潤,這點逐步得到市場認可,但常態高煤價下面,很多公司常態利潤對應PE估值僅為3-5倍,因此煤炭資產價值重估這個大邏輯還沒有結束,煤炭板塊回調可能就是機會。
免責聲明:tiegu發布的原創及轉載內容,僅供客戶參考,不作為決策建議。原創內容版權與歸tiegu所有,轉載需取得tiegu書面授權,且tiegu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和有悖原創內容原意的引用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轉載內容來源于網絡,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方便學習交流,并不代表tiegu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完整性負責。如無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權,敬請告之,核實后,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申請授權及投訴,請聯系tiegu(400-8533-369)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