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超瘋”再度來襲!
自去年9月以來,亞洲市場的動力煤價格飆升,隨著該地區經濟復蘇,煤炭需求開始恢復。
這使得亞洲的動力煤價格漲到13年高點。
作為煤炭出口大國,在截至今年7月份的三個月里,澳洲煤炭出口額增長了26%,達到125億澳元,
在截至8月27日的一周內,紐卡斯爾港的指標高等級澳洲動力煤周度指數上升至每噸170.74美元。
該指標自2020年觸及每噸46.37美元的低點以來,已經上漲了兩倍多。
煤炭價格大漲,但是澳洲卻很難笑得開心。
因為澳洲原本可以賺得更多。
但是現在卻似乎危機四伏。
失去中國市場,樂壞了競爭對手
中國市場
煤價上漲的根本動因是全球對中國制成品的強勁需求,但在中國多年來削減過剩煤炭產量的行動以及去年對澳洲煤炭實施的進口禁令的情況下,澳洲煤炭業無法在中國市場分一杯羹。
自2021年起,受調控影響,中國進口煤炭數量出現下滑。
6月份以來,雖然中國對煤炭進口不再作調節,鼓勵國內企業積極對接國外煤炭資源、簽訂長協,國內海關也放開進口煤的管控,但是澳洲煤炭除外。
不僅是減少對澳洲煤炭依賴,中國更是尋求能源結構的轉變。
麥格理集團的首席中國經濟學家Larry Hu表示,“現在很明顯,今年中國愿意犧牲更高的經濟增長,來換取某些領域的結構性改革”。
所以,從當前局勢來看,恢復從澳洲進口煤炭的可能性仍非常小。
這可樂壞了其它煤炭出口國。
澳洲煤炭主要競爭對手- 印尼首當其沖。需求旺盛使得印尼煤價格飆升,自9月的2020年低點以來大漲了222%,創下歷史新高。
今年1-8月份,印度尼西亞是中國第一大煤炭進口國,同比增加了19%。
同期,從美國進口煤炭數量同比大增近7倍。
從哥倫比亞進口煤炭數量同比大增近2倍。
從南非進口煤炭數量更是由去年的0噸猛增到了438萬噸。
此外,從加拿大、俄羅斯和菲律賓進口的煤炭數量也出現明顯增加,同比分別上漲67%、62%和49%。
印度市場
沒了中國市場,澳洲煤炭業很快就把目光放在了另一個煤炭消耗大國– 印度。
但是,印度市場卻沒有那么給力!進口煤炭量已連續數月大幅下降。
為什么?
疫情和印度自身經濟安全考量。
印度疫情嚴重,全國封鎖導致致使經濟一度停滯,這使得煤炭需求呈現斷崖式下跌。
同時,為緩解本土煤炭庫存量上升,應對煤炭需求下降以及提振本土煤炭銷量,印度政府已經決定在2020-2021財年取消混合動力煤的進口,鼓勵煤炭企業轉向本土。
保護本地企業利益,將進一步減少印度進口煤炭的數量。
其它地區市場
東亞煤炭進口大國日本,近年來一直致力于發展清潔能源,比如氫燃料等。
在南亞,澳洲煤炭出口市場也不容樂觀。
巴基斯坦8月份的進口量預計為127萬噸,低于7月份的153萬噸。
而孟加拉國8月份的進口量是自去年5月以來最低,并且大幅低于去年12月146萬噸的近期峰值。
總體來看,全球煤炭消費主要來自亞洲地區,煤炭生產則主要來自環太平洋地區。沒有了中國、印度市場,澳洲煤炭業將損失慘重。
澳洲政府為什么堅定支持煤炭行業?
作為煤炭大國,澳洲是全球人均碳排放量最高的國家之一,但由于擔心更強勢的減排行動會提高失業率,澳洲政府一直相當支持化石燃料相關產業。
盡管國際社會要求淘汰煤炭發電的呼聲越來越高,但澳洲不為所動,現任政府更強調受全球需求增長驅動,在2030年后,煤炭仍將繼續為澳洲經濟做出重要貢獻。
為什么政府如此支持煤炭行業?
說到底,還是經濟、稅收與就業。
澳洲能源部長就直截了當地說:“這個關鍵產業的未來將由澳洲政府,而不是一個希望結束這個產業、讓我們的經濟損失數以千計的工作崗位和數十億元出口的外國機構來決定。”
雖然政府大力支持,但是行業巨頭已經開始頻頻撤退了。
煤炭已成“有毒資產”
當前,澳洲主要開采煤礦的企業有6家,分別為英美資源集團、兗礦集團、嘉能可、必和必拓、力拓集團以及博地能源。
其中,力拓集團在2018年年底將所有煤炭相關業務與資產出售。
去年,年中必和必拓也已聘請摩根大通出售其澳洲動力煤業務。
但是誰也不傻!在碳中和的大環境,這顆燙手山芋等了一年都沒人接。
業內人士更指出,必和必拓甚至可能會倒貼錢讓人接手新州最大的煤礦,該公司近期資產的價值從大約5.5億澳元降至負債2.75億澳元。
就在七個月前,必和必拓對亞瑟山礦的估值還超過20億澳元。盡管澳洲動力煤的價格上升到13年來的最高點,但該礦還是遭遇了大幅減值。
此外,中國最大煤炭生產商- 中國神華近期,為應能源清潔低碳轉型發展方向,決定退出澳洲沃特馬克煤礦項目開發權益。
澳洲能源公司(EnergyAustralia)也計劃到2028-29財年,公司計劃將二氧化碳直接排放量較2019-20財年減少60%以上,并且到2040年剝離煤炭資產。
對于能源巨頭們而言,煤炭資產現在已經變成了“有毒資產”。
國際聲討,澳洲成了“逃兵”
巨頭撤了,但是澳洲還是以一己之力抵擋住全球的壓力。
聯合國此前就呼吁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成員國在2030年之前逐漸淘汰煤電。
全球主要大國更是寄希望能夠在11月在格拉斯哥召開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就2025年之前淘汰煤電達成一致。
但是,總理莫里森表示,“他或許不會出席”。
此語一出,震驚四座!全球媒體“群起而攻之”。
但莫里森還是表示,澳洲正朝著實現“凈零碳排放”前進,但未給出任何時間表。
澳洲煤炭出口總值高居全球第一,境內也依舊仰賴化石燃料發電,莫里森政府時至今日都沒有對溫室氣體減量作出具體承諾。
不僅如此,他還一向表示,只要有買家,澳洲就會持續開采、出口化石燃料。
經濟學家擔心,如果政府一味力挺煤炭業,恐將失去行業轉型的黃金期。
對每個人的生活都有影響
不要以為政府煤炭政策、碳排放、碳中和離我們很遠,其實這些都在影響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
經濟、福利
2018年,煤炭一舉超越鐵礦石,成為澳洲最賺錢也最有價值的出口商品。這一年,通過出售動力煤和冶金煤,澳洲實現了610億澳元的創紀錄出口收入。
而這些收入以及稅收都是澳洲社會福利的重要經濟支撐。
上一財政年度新州和昆州煤炭行業的稅收就為當地教育等服務業做出重大貢獻。
而隨著疫情沖擊,無限量化政策開啟,煤炭行業的稅收將成為澳洲經濟最為重要的壓艙石。
氣候、生活
2019年年底,澳大利亞山火爆發,有專家認為氣候變化是澳洲山火爆發的間接原因,而煤炭是污染嚴重的產業。
但莫里森政府否認了這一說法,拒絕收縮煤炭行業。
如果不全力推進減排、碳中和等政策,氣候變化將對澳洲經濟造成嚴重破壞,不僅僅是農業更是會跨及旅游業,以及整個服務行業。
結語
眼見煤炭價格屢創新高,但是澳洲卻很難分得該有的紅利。
失去中國市場、沒有印度訂單,澳洲煤炭業只能苦苦看著印尼、俄羅斯、美國同行樂開花。
碳中和勢在必行,能源巨頭紛紛應對,種種問題都在擠壓澳洲煤炭行業的生存空間。
免責聲明:tiegu發布的原創及轉載內容,僅供客戶參考,不作為決策建議。原創內容版權與歸tiegu所有,轉載需取得tiegu書面授權,且tiegu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和有悖原創內容原意的引用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轉載內容來源于網絡,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方便學習交流,并不代表tiegu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完整性負責。如無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權,敬請告之,核實后,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申請授權及投訴,請聯系tiegu(400-8533-369)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