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自然資源保護協會聯合山西科城能源環境創新研究院與山西省宏觀經濟學會發布了碳達峰碳中和背景下,關于能源大省山西煤電行業、焦化行業、非煤經濟如何轉型發展的三份報告,提出山西能源轉型和降低碳排放強度的路徑與對策。
煤電行業相關報告建議山西以統籌經濟發展和保供調峰為原則,嚴格控制煤電發展規模;重點推進節能減煤降碳改造,有效提升煤炭利用效率;科學實施靈活性改造,提升煤電適應能力,促進煤電與可再生能源融合發展。同時鼓勵開展煤電機組綜合能源服務試點,推動煤電企業由發電主業向“供熱、供冷、供汽、發電、調峰、調頻”等綜合能源供應轉變。
關于焦化行業的報告認為,山西焦化產能仍然過剩,且隨著下游粗鋼需求變化和電爐鋼、氫冶金等技術的發展,產能過剩規模將進一步擴大。報告建議山西持續推進焦化產能和布局優化,同時合理選擇焦化產業鏈延伸發展方向,著力推動節能減污降碳協同開展,并強化企業引導與扶持,全面建設國家綠色焦化產業基地。
在促進煤電、焦化行業綠色低碳轉型的同時,大力發展非煤經濟是推動全省能源消費結構優化,有效減少對煤炭依賴,安全有序實現碳達峰目標的關鍵。
非煤經濟報告通過分析煤炭產業與其他產業的關系,將紡織品、文體娛、金融等10個部門所對應的行業納入非煤經濟研究范疇。促進這些行業的發展既能夠降低碳排放,又可以保持經濟的穩定增長。在此基礎上,報告綜合山西產業基礎、資源稟賦等因素,提出了“十四五” 期間山西非煤經濟發展的五大重點領域:先進制造、數字經濟、文旅康養、現代物流和農產品精深加工。
免責聲明:tiegu發布的原創及轉載內容,僅供客戶參考,不作為決策建議。原創內容版權僅歸tiegu所有,轉載需取得tiegu書面授權,且tiegu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和有悖原創內容原意的引用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轉載內容來源于網絡,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方便學習交流,并不代表tiegu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完整性負責。如無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權,敬請告之,核實后,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申請授權及投訴,請聯系tiegu(400-8533-369)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