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長一段時間沒聊品種了,感覺今年鐵礦石的盤面都是高頻切換、來回洗盤,非產業資金的進場(或是非基本面操作的主力?)、國外因素的擾亂頻繁,讓我們不得不跟著盤面的節奏被牽著鼻子走,而忽略了品種和品種差異。
今年鋼廠低利潤的情況比較突出,造成高、中品礦價值無法正常體現,低品礦被過多追逐而囿于低品礦的總體供給量有限——一方面,鋼材低利潤打擊礦價,中低品礦的開采驅動較弱,另一方面,中低品主要供給國——印度今年政府突發政策性限制,課以高出口稅收阻礙了印度中低品礦的正常輸出,大幅拉低了中低品礦的有效供給。這雙方面的因素導致低品礦價值一度被高估,以超特粉為代表的中低品礦與PB粉的價差一度縮窄至100以內。幸好有塞拉利昂鐵礦的“錯配”補給,滿足了鋼廠在中低品礦需求的空缺。
在此大背景下,MNPJ尤其是PB粉的價值沒法得到正常的“發揮”,疊加今年上半年(或者說近幾年來,力拓由于炸毀原住民洞穴惹上了麻煩,其替代礦區庫戴德利無法如期投產)PB粉的減量(伴隨著SP10的增量),讓PB粉被貿易商和投機者所追逐。PB粉無疑匹敵的流動性,也是被趨之若鶩無法回避的“加分項”!
9月份,力拓終于從原住民纏身的陰霾中走出,第一批庫戴德利礦石出產雖極具象征性意義,但已經表明其PB粉供給正向“正?;被貧w;而另一方面,下半年連鐵的盤面主力合約逐漸向PB粉靠攏,最優交割品也轉向了MNP,基差的回歸,也將內外盤的鐵礦石最佳標的都實現了統一。
PB的價值被低估,是當前鐵礦石品種無太多可選性——近20種的主流礦(含澳洲巴西)雖然不能說品種單一,但不同品種的物理性質品質和價值的穩定性讓從業者無所適從——因為基差、價差等等都太透明了,很容易造成操作趨同,比如某個時間窗口都看到了PB粉的基差或落地利潤的合適性,再比如都認同其高流動性和高保值特征。在此情況下,就會造成操作趨同的擠兌或者說內卷。
最后,大家拼的就是變現能力,拼的就是消化渠道,當然,也有可能是拼“止損”態度的時候。
免責聲明:tiegu發布的原創及轉載內容,僅供客戶參考,不作為決策建議。原創內容版權僅歸tiegu所有,轉載需取得tiegu書面授權,且tiegu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和有悖原創內容原意的引用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轉載內容來源于網絡,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方便學習交流,并不代表tiegu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完整性負責。如無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權,敬請告之,核實后,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申請授權及投訴,請聯系tiegu(400-8533-369)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