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實施‘超超低’標準,我查過相關資料,也和業內人士交流過,操之過急或者矯枉過正的‘一刀切’傾向,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鋼企的平穩健康發展。”全國人大代表、柳鋼集團質量部化學研究室化驗工楊正平表示。
在她看來,不計成本的投入,會使設備的能耗加大,不利于協同減污降碳,得不償失;脫離實際,不考慮行業發展、技術和管理現狀地推行“超超低”標準,會損害鋼企健康發展的大環境,進而削弱我國鋼鐵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近年來,柳州市作為廣西最大的工業城市,地表水水質連續3年保持全國第一。當地市民經常到柳州市的環江濱水大道上游玩,碧綠的柳江繞城而過,江水清澈、景色宜人。柳州市環保取得這些成績,離不開全市各個工業企業節能減排、綠色環保工作的有效開展。
“工作10年來,我對柳鋼開展超低排放改造工作的成效有切身的感受,也見證了柳州城市面貌和企業環境治理發生的改變。”她表示。
“十三五”以來,柳鋼累計投入環保資金120億元,大力推進超低排放改造,建設推廣應用各類先進的環保設施設備和節能減排工藝技術,在全國率先實現了燒結、球團煙氣全脫硫;“三廢治理”成效顯著,實現了工業廢水零排放,余熱廢渣循環利用等等,建成了生態宜人的花園式工廠,實現鋼企與城市的和諧共生發展。
楊正平表示,習近平總書記殷切囑托“廣西生態優勢金不換”。廣西作為經濟后發展地區,良好的生態環境和自然稟賦是廣西的優勢和競爭力。“我們應分階段、分區域落實超低排放的政策要求。”她說。
為此,她提出兩點建議。第一,目前,高爐煤氣精脫硫技術還不成熟,運行成本較高,可等待技術更成熟之后再大力推廣;或者政企聯動,合力推進技術進步,確保企業生產經營平穩健康。
第二,在封閉、密閉改造方面,因南方夏季時間長、氣候更濕熱,密閉環境下溫度最高可達到50多攝氏度,考慮到員工的工作環境和安全問題,可實施南北差異化管理。
免責聲明:tiegu發布的原創及轉載內容,僅供客戶參考,不作為決策建議。原創內容版權僅歸tiegu所有,轉載需取得tiegu書面授權,且tiegu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和有悖原創內容原意的引用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轉載內容來源于網絡,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方便學習交流,并不代表tiegu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完整性負責。如無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權,敬請告之,核實后,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申請授權及投訴,請聯系tiegu(400-8533-369)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