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內多家鋼廠發布檢修計劃,對鋼鐵產量和鋼材價格可能產生一定影響。根據【今日鋼鐵】的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國內多家鋼廠發布了檢修計劃。以下是各地鋼廠的具體情況:
內蒙古
包鋼計劃于8月中旬對一條冷軋軋機進行停產檢修,預計檢修15天,影響日均產量0.4萬噸左右。
烏蘭浩特鋼鐵因淘汰落后產能,8月7日起停產并拆除1座503m3高爐、1座616m3高爐,鐵水日產量減少0.5萬噸左右;預計9月中下旬舊高爐拆除后啟用1座1200m3新高爐兩條螺紋鋼軋線同步檢修,螺紋日產量減少0.6萬噸左右。
新疆
新疆閩新鋼鐵8月1日至8月底減產力度加大,日生產時長由6月25日執行的18小時調整為16個小時,日均減少建筑鋼材產量1300噸左右,預計8月累計減少建筑鋼材產量約4萬噸,疊加前期減少的3.25萬噸,限產減少總產量約7.25萬噸。
遼寧省
鞍鋼計劃于8月25日對3800mm中板軋機進行檢修,為期30天,預計日均影響中板產量約0.3萬噸。
鞍山源鑫螺紋產線自8月16日起停產,日均減少螺紋產量約500-600噸,復產時間待定。
河北省
天鐵計劃于7月31日起,對一座2800m3高爐進行年度檢修,檢修時長未定,預計日均影響鐵水約0.5萬噸;8月1日起,對3000m3高爐停產檢修,預計時長80天,日均影響鐵水產量0.7萬噸。
唐山東華計劃8月22日起一條螺紋產線停產,日均減少螺紋產量約4000噸,復產時間待定。
山西省
山西建龍計劃于8月8日對1條螺紋生產線進行停產檢修,復產時間待定,預計日影響產量約0.35萬噸。
河南省
濟源鋼鐵計劃于8月中旬對大棒生產線進行升級改造,為期30天左右,預計影響產量5萬噸。
江蘇省
常州東方特鋼計劃9月5日起對1座550m3高爐進行檢修,為期20天,預計影響鐵水產量2300噸/天;同期對一條棒材軋線進行檢修,預計影響φ50-150mm優棒產量5萬噸。
中天鋼鐵南通公司于8月23日-8月26日起電廠進行檢修,部分軋線減量,預計影響產量1-2萬噸左右。
中天鋼鐵計劃9月14日起對1座高爐檢修,同期對1條棒材線檢修,為期13天,預計影響φ50-200mm棒材產量2萬噸。
安徽省
馬鋼計劃8月23日開始對一條大棒線進行停產檢修,預計檢修時間7天,日均影響產量約0.4萬噸。
湖北省
寶武鄂鋼棒一軋機于8月1日起永久關停,影響螺紋鋼日均產量約0.26萬噸,停軋后,原棒一軋機生產為主的規格(14mm、16mm、18mm)將由棒三軋機來軋為主,后期富余鐵水量將滿足中板品種生產為主具體排產調整以鋼廠實際為準。
此外,隨著多地粗鋼平控要求逐步落地,一些鋼廠也主動降低負荷減產。
江蘇有建筑鋼材生產企業反饋已開始主動降負荷減產,擬減幅度在上半年平均產量基礎上下降20%-30%;山東有企業反饋計劃9月將陸續實施減產,環比上半年減少10%-15%,預計對建筑鋼材影響較大;河南省粗鋼產量平控要求逐步落地,部分省內建筑鋼材生產企業也將有主動減產的舉措;天津粗鋼產量平控措施將陸續落地,主要影響品種有中厚板、帶鋼。
不過,市場機構普遍預計,如果"金九銀十"的旺季如期到來,鋼廠的產量或將維持,不會立馬大幅減產。因此,下半年減產仍存在一定的壓力,而且可能將大部分的減產任務集中在四季度去完成。
據近期對各省粗鋼平控數據的推演,江蘇省整體的減產壓力較大;山東省若按三季度數據推算,較多鋼鐵企業或將全年壓減任務集中于四季度執行,尤其11-12月,力度較大;而若粗鋼產量調控政策定調“不增不減”,河北省下半年粗鋼壓減壓力不大,僅需將上半年增量壓減即可;此外,平控政策對山西、云南、吉林、安徽、遼寧等省影響有限。
鋼廠利潤是否能夠得到改善?
對于鋼廠利潤是否能夠得到改善,中信建投證券表示,這還需要注意減產路徑的選擇。目前長流程的供給粘性較強是支持爐料需求根本,也是掣肘鋼廠利潤彈性釋放的主因。若限產嚴格落實,勢必深化到停高爐,推算8-12月份的生鐵產量均值為7174萬噸,較7月份下滑586萬噸或7.6%,成本端向鋼廠讓渡利潤的產業條件逐步具備。
綜合來看,當前鋼廠利潤雖難以重回2021年的水平,但偏強運行的概率也較大。對于鋼材價格,鐵水產量大幅下降,原料供需矛盾加大,鋼材成本也會下降,鋼價將取決于成本下移和利潤擴張幅度,而利潤由終端需求決定,最近一兩周需求較差不代表后期真實消費,對下半年鋼價謹慎偏多。8月走勢可能類似今年2月,當時在淡季結束前因1-2周的需求同比較差而大幅下跌,當前可能也在經歷同樣的情況,而產量持續下降后,對旺季需求的容忍度將提升,短期跟隨成本回落后,一旦原料在低庫存帶動下走穩,鋼價存在止跌反彈驅動。
鋼鐵企業在面對以上情況的過程中,應該在順應市場需求的基礎上,持續強化技術革新,讓生產更有針對性,并要提升綠色發展水平。同時要在應對挑戰的過程中,對生產節奏進行合理調整,最大限度提升企業生產效率,適應市場挑戰!
免責聲明:tiegu發布的原創及轉載內容,僅供客戶參考,不作為決策建議。原創內容版權僅歸tiegu所有,轉載需取得tiegu書面授權,且tiegu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和有悖原創內容原意的引用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轉載內容來源于網絡,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方便學習交流,并不代表tiegu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完整性負責。如無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權,敬請告之,核實后,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申請授權及投訴,請聯系tiegu(400-8533-369)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