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統籌融資信用服務平臺建設提升中小微企業融資便利水平實施方案》(下稱《實施方案》),推動為中小微企業提供高質量金融服務。
記者從4月10日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獲悉,相關部門將盡快推動信用信息歸集加工聯合實驗室正式運行,繼續擴大“信易貸”專項試點,研究推動中小微企業支付資金流信息的共享應用,修訂小微企業貸款風險分類辦法等制度。
以信用換取貸款
深化信用信息共享應用
“長期以來,中小微企業、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比較突出。這些企業大多處于初創期或者成長期,往往缺乏有效的抵押和擔保,難以滿足傳統信貸模式的貸款要求。”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臨在會上說。
為解決上述“痛點”,國家發展改革委建設了全國融資信用服務平臺,通過加強信用信息共享應用,幫助中小微企業以“信”換“貸”,以信用換取貸款。
據介紹,上述平臺已經歸集了經營主體的17大類37項的信用信息。截至目前,平臺已經歸集信用信息超780億條,向有關金融機構提供查詢服務超2.76億次,周均訪問量超百萬人次。
李春臨表示,依托全國一體化融資信用服務平臺網絡,目前培育形成了以信用信息為基礎的普惠金融新模式,打造了全流程融資綜合服務體系,為中小微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提供了便捷化的融資渠道:在融資需求對接方面,智能匹配經營主體融資需求和銀行機構提供的金融產品,實現全國融資供需對接服務全覆蓋;在惠企政策直達方面,集中展示各類惠企金融支持政策,首批地方35項惠企政策實現在線申請辦理;在融資增信服務方面,引入融資擔保機構和風險分擔資金池,首批地方20項增信及風險緩釋服務實現平臺“一站式”辦理。
《實施方案》提出,支持融資信用服務平臺與金融機構建立信用信息歸集加工聯合實驗室。李春臨透露,國家發展改革委正在與相關銀行機構共同開展聯合實驗室建設工作,將盡快推動實驗室正式運行。
《實施方案》還提出,要因地制宜開展“信易貸”專項試點,支持金融機構推出細分領域金融產品和服務。李春臨表示,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將選擇有條件、有意愿的地方和金融機構繼續擴大試點范圍,結合地方特色產業、優勢項目,面向市場需求開發專屬金融產品和服務。
提升沒有信貸記錄的
中小微企業融資便利性
近年來,中國人民銀行大力發展多層次征信市場,廣泛覆蓋社會征信需求。征信體系建設也在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大量按時還款、履約守信的中小微企業基于數據庫的服務獲得了融資支持。”中國人民銀行征信管理局局長任詠梅表示。
任詠梅透露,下一步,中國人民銀行將按照黨中央關于建設覆蓋全社會征信體系的決策部署,全面落實《實施方案》部署要求,持續做好征信市場的培育和管理,進一步優化征信市場布局,進一步推動各類信用信息共享應用,持續加強征信監管。
關于推動各類信用信息共享應用,任詠梅表示,中國人民銀行將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共同推動信用信息平臺依法合規向征信機構穩步開放數據,充分發揮數據乘數效應。
任詠梅還透露,中國人民銀行將研究推動中小微企業支付資金流信息的共享應用,形成與信貸信息互補的服務格局,進一步提升沒有信貸記錄的中小微企業的融資便利性。
將政策紅利撬動的金融資源
有效轉化為小微企業發展動能
近年來,金融監管總局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穩步增加小微企業信貸供給,初步建立了又普又惠的中國特色普惠金融體系。
金融監管總局普惠金融司負責人馮燕表示,下一步,金融監管總局將繼續構筑良好的服務環境,將政策紅利撬動的金融資源有效轉化為小微企業的發展動能。
具體來看,金融監管總局將優化三項監管制度:
第一,修訂商業銀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監管評價制度。馮燕表示,金融監管總局將進一步完善評價指標體系,豐富評價維度,突出服務效果評價,完善監管協同聯動機制。
第二,修訂小微企業貸款風險分類辦法。馮燕透露,金融監管總局將根據小微企業貸款特點,完善差異化的分類標準。
第三,優化小微企業授信盡職免責制度。馮燕介紹,金融監管總局將進一步細化盡職免責認定標準,進一步提高盡職免責與不良容忍制度的結合度,更好地保護盡職信貸人員的積極性。
免責聲明:tiegu發布的原創及轉載內容,僅供客戶參考,不作為決策建議。原創內容版權僅歸tiegu所有,轉載需取得tiegu書面授權,且tiegu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和有悖原創內容原意的引用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轉載內容來源于網絡,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方便學習交流,并不代表tiegu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完整性負責。如無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權,敬請告之,核實后,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申請授權及投訴,請聯系tiegu(400-8533-369)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