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新聞辦公室4月18日下午2時舉行新聞發布會,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朱鶴新,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王春英等介紹2024年一季度金融運行和外匯收支情況,并答記者問。
央行:未來貨幣政策還有空間 將密切觀察政策效果、用好儲備政策
央行副行長朱鶴新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今年以來,前期做的一系列貨幣政策正在逐步發揮作用。未來貨幣政策還有空間,下一步將密切觀察政策效果及經濟恢復和目標實現情況,用好儲備政策。
央行:今年一季度貸款投放比例向歷史平均水平回歸 為未來三個季度信貸增長留足空間
朱鶴新今日表示,2023年一季度金融機構貸款投放較快,去年下半年以來,我們在這個方面做了努力,加強引導信貸均衡投放,緩解金融機構“沖時點”現象。今年一季度貸款投放比例向歷史平均水平回歸,為未來三個季度的信貸增長留足空間。
央行:一季度新發放個人住房貸款利率3.71% 同比降0.46個百分點
朱鶴新今日表示,融資成本穩中有降。一季度新發放企業貸款利率為3.75%,同比降0.22個百分點;特別是新發放個人住房貸款利率3.71%,同比降0.46個百分點。信貸結構持續優化。3月末,金融機構高技術制造業貸款、普惠小微貸款、涉農貸款和民營經濟貸款同比增速分別為27.3%、20.3%、13.5%和10.7%,均明顯高于全部貸款增速,全部貸款的增速為9.6%。
央行:一季度中國貨物貿易跨境使用人民幣結算的占比近30%
朱鶴新今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表示,一季度,中國所有的貨物貿易跨境結算中,使用人民幣結算的占比近30%,人民幣已連續四個月成為全球第四位支付貨幣,將近達到4.7%。
國家外匯局:一季度境內市場主體結匯需求略有減弱 購匯意愿未持續上升
國家外匯局副局長王春英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今年一季度,境內市場主體結匯需求略有減弱,購匯意愿并沒有持續上升。近年來境內主體更加適應匯率波動,對匯率預期較為平穩,會根據實際需求開展結售匯。
國家外匯局:一季度跨境資金小幅凈流入 銀行結售匯小幅逆差
王春英今日表示,今年一季度,銀行代客涉外收入16586億美元,對外付款16555億美元,涉外收付款順差31億美元;從銀行結售匯數據看,銀行結匯5422億美元,售匯5670億美元,結售匯逆差248億美元。一季度,銀行代客涉外收支總體呈現順差,其中,1-2月跨境資金表現為凈流入;3月轉為凈流出,存在季節性等因素影響,特別是春節后外貿企業開工生產、集中采購原材料,進口支付需求上升帶動跨境支出增多,待產品出口銷售后,未來相關跨境收入將會增加。銀行結售匯小幅逆差。一季度,銀行結售匯月均逆差83億美元。其中,銀行代客結匯同比下降3%,售匯與上年同期基本持平。當前,企業獲取人民幣資金的便利度提升、方式更加多元。比如,通過“近結遠購”掉期工具,當期將部分外匯資金轉換成人民幣來使用,并約定未來再轉換回來,替代減少了部分當期結匯。
央行談M2突破300萬億元:不宜做簡單同期比較 將加強資金空轉監測
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司長鄒瀾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目前廣義貨幣(M2)超過300萬億元,是過去多年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反映??傮w看,當前存量貨幣確實已經不低了,當前我國經濟結構調整在加快推進,經濟更為輕型化,信貸需求跟以前相比有所轉弱,信貸結構優化升級。不過,各方面對(這種)變化有認識和適應過程,一些銀行在內部考核上還有“規模情節”,超過了實體經濟的有效融資需求;部分企業借助自己優勢地位,用低成本貸款融資買理財或轉貸給別的企業,主業不賺錢金融反而成為主要業務,這就容易形成空轉和資金沉淀,降低資金使用效率。相關部門將加強對資金空轉的監測,完善管理考核機制。未來隨著經濟轉型升級,有效融資需求恢復,社會預期改善,資金沉淀空轉的現象也會緩解。當前龐大的貨幣總量增長可能會放緩,數據上會有擾動,不宜做簡單同期比較。
央行:貨幣總量增長可能放緩 真正需要資金的高效企業會獲得更多融資
鄒瀾表示,未來,隨著經濟轉型升級、有效需求恢復、社會預期改善,資金沉淀空轉現象也會緩解。當前,龐大的貨幣總量增長可能放緩,數據上會有擾動,不宜簡單做同期比較。但這并不意味著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力度減少,真正需要資金的高效企業反而會獲得更多融資,是金融支持實體經濟質效提升的體現。
央行:一季度新增社融規模雖同比有所回落 但仍處于歷史上較高水平
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負責人張文紅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一季度的社會融資規模增速與經濟增長和價格水平預期目標是基本匹配的,特別是在去年高基數的基礎上,社融增速實現8.7%的增長水平實際上是不低的。今年以來,人民銀行更加注重引導金融機構均衡增長,一季度新增社融規模雖然同比有所回落,但仍處于歷史上較高水平。
免責聲明:tiegu發布的原創及轉載內容,僅供客戶參考,不作為決策建議。原創內容版權僅歸tiegu所有,轉載需取得tiegu書面授權,且tiegu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和有悖原創內容原意的引用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轉載內容來源于網絡,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方便學習交流,并不代表tiegu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完整性負責。如無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權,敬請告之,核實后,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申請授權及投訴,請聯系tiegu(400-8533-369)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