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日,生態環境部公開披露了今年7月份全國環境空氣質量狀況。7月份,168個重點城市中,石家莊、唐山、太原等城市空氣質量相對較差,其中唐山位居全國倒數第二。據上半年全國空氣質量狀況排名獲悉,后20位名單里基本都有唐山的影子。
一、唐山鋼鐵產能超過世界第二鋼鐵大國
世界鋼鐵看中國,中國鋼鐵看河北,河北鋼鐵看唐山。這種說法毫不夸張,我們看看近幾年的唐山鋼鐵產能就明白了。根據統計局公布的數據來看,2019年唐山粗鋼產量為1.37億噸,2020年唐山粗鋼產量1.44億噸。一組數據也許并不能帶來直觀的震撼,那么我們來對比下同期河北省同全國的粗鋼產量。2019年我國粗鋼產量為9.96億噸,其中河北省粗鋼產量為2.41億噸。2020年我國粗鋼產量為10.65億噸,其中河北省粗鋼產量為2.50億噸。
也就是說,2019年,唐山粗鋼產量占河北省產能56.8%;2020年,占河北省產能57.6%。鋼鐵大市唐山,以不到河北6.8%的占地面積,擔起了河北省過半的鋼鐵產能。無論是在省內橫向對比,還是在國內縱向對比,唐山鋼鐵都力壓群雄。據印度聯合鋼廠委員會(JPC)給出的數據來看,2019年唐山粗鋼產量1.1億,2020年粗鋼產量9883萬噸。而印度,乃世界第二鋼鐵大國。即便是放在國際鋼鐵賽道上,唐山也能以絕對優勢碾壓。唐山鋼鐵堪稱河北鋼鐵名片上的最閃亮耀眼的一筆,在我國鋼鐵歷史長河中也絕對是耀眼明珠一顆。毋庸置疑,鋼鐵為唐山貢獻了具有競爭力的GDP。在2020年上半年GDP百強城市榜單中,唐山居全國第28,全省第一。
二、高耗能、高排放企業密集,給環境造成巨大壓力
唐山因煤而建,因鋼而興。可以說,唐山的榮耀源自鋼鐵,但唐山人民在惡劣空氣質量中生活亦跟鋼鐵密切相關。唐山的經濟快速發展了,生態環境卻犧牲了。損壞很容易,而修復就如同漫漫長征路。凡是以透支未來為代價謀取的短期效益的,都將為未來發展種下苦果。近幾年來,唐山市上下求索,尋求治理污染路徑。唐山市政府深知,解決環境的污染,已經成為唐山市轉型升級中必須攻克的難題。
2015年,中央提出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明確鋼鐵化解過剩產能1.55億噸、煤炭化解過剩產能8.2億噸的目標任務。唐山抓住契機展開大氣污染治理行動,先后打響壓減產能、超低治理、退城搬遷三大戰役。產能下降了,環境有所改善,但是唐山環保部門發現PM2.5治理成果并不完全理想。
2018年,唐山再次啟動“污染退城行動”。那么治理效果又如何呢?2018年11月,唐山PM2.5平均值達到89微克/立方米,而2017年同期數據為62微克/立方米。年度排名,在全國169個重點城市中位居倒數第四。年底,唐山市環保措施再度加碼。除了保障居民供暖的鋼企外,其他鋼企的燒結機全部停產,要求最大限度地減少污染物的排放。改善空氣質量和維持經濟效益成為市政府心頭一桿秤的兩端,如何達到平衡?既有綠水青山,又有金山銀山?
2019年,唐山市政府將“生態唐山”建設擺在首要位置,強力推進污染防治攻堅,空氣質量有所改善。PM2.5平均濃度53.9微克/立方米,終于突破2017年平均水平。空氣質量年度排名在全國重點城市中的名次也從倒數第四升至倒數第六。
2020年,唐山頒布了《唐山市2020-2021年度秋冬季空氣質量強化保障方案》,要求確保完成2020年和2020-2021年秋冬季任務目標。方案要求,關停一批,停產一批,自主減排一批。方案明確,要形成依法打擊的高壓態勢,對于不落實管控措施的企業,務必追求企業負責人法律責任,嚴肅刑責治污。在年度重點城市空氣質量排名中,唐山名次再度回落至倒數第四。
三、出重拳,堅決打贏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戰
通過一系列的高壓重拳治理,唐山空氣質量正一點點改善。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往年的“兩會藍”缺席了,全北京空氣迎來一片“灰黃”。同期,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緊急奔赴唐山,全面檢查鋼企在重污染天氣應急減排措施落實情況。此次突擊檢查的背后彰顯的是環保部門對于環境違法行為堅決“零容忍”的態度。檢查當天,河鋼唐鋼不銹鋼公司的下屬企業唐山不銹鋼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劉海春被行政拘留15日。此外,四家違規企業均遭受嚴厲行政處罰。
隨后,唐山市召開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落實緊急部署會議,副市長李貴富在會上強調,各企業要不折不扣地執行停限產各項措施,各級各有關部門“一把手”要親自掛帥,切實履行監管職責,堅決打贏3月份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戰。
環保壓力日益凸顯。一面是市監管部門的嚴陣以待,一面是舉國推進碳達峰。此時,從地域企業角度來講,唐山鋼廠面臨著嚴峻的壓力,鋼企必須徹底整改環保問題。不整改,不轉型,就意味著沒出路,被淘汰!從宏觀產業層面來講,在碳達峰的進程中,鋼鐵行業擔負著重要使命,去產能、壓產量、轉型變革將成為未來鋼鐵行業的主要發力方向。
四、環境違法行為“零容忍”,鋼企不整改就沒有未來
近幾年來,河北省對頂著環保壓力違規生產的鋼企處以行政罰款的例子屢見不鮮。更有甚者,還有個別鋼企高管被刑拘。在倡導生態文明,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的今天,企業應當反思,創造利潤的時候,堅決不能枉顧社會責任。鋼企要積極響應并落實國家《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等政策要求,按照《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改造工作方案》抓好落實。要瞄準短板問題,加大投入力度,加快破解發展中的環保問題。要制定科學轉型方案,積極轉變鋼鐵生產方式,充分提高廢鋼利用率,節能減排降污染。
空氣污染是人類健康的大敵。低劣的空氣質量會使人注意力分散,工作效率下降,嚴重時還會使人產生頭痛、惡心、疲勞、皮膚紅腫等癥狀,也就是常說的“病態建筑綜合癥”。人們急切盼望改善日益惡劣的居室、辦公環境,提高生存質量。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也已經明確提出,要持續改善環境質量,“十四五”時期要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和城市黑臭水體。
經濟效益,不應當高于生態效益。珍愛地球,與大自然和諧共生,不應當只是世界地球日到來時的口號。每一位自然人,每一位企業家,都應當盡自己所能保護人類共同的家園。地方政府要大力整治影響環境質量的落后產能,更要敢于淘汰整治無望的產能;要一手抓經濟效益,一手抓生態效益;要盡早還市民一片藍天白云。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一定是“十四五”期間發展的主旋律。鋼企也要順應趨勢,主動作為,充分發揮鋼鐵節能減排和循環經濟的技術優勢,發展綠色經濟,開展綠色行動,實現人、企業、環境和諧共生。
免責聲明:tiegu發布的原創及轉載內容,僅供客戶參考,不作為決策建議。原創內容版權歸tiegu所有,轉載需取得tiegu書面授權,且tiegu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和有悖原創內容原意的引用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轉載內容來源于網絡,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方便學習與交流,并不代表tiegu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完整性負責。如無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權,敬請告之,核實后,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申請授權及投訴,請聯系tiegu(400-8533-369)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