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連商品交易所獲悉,今年以來,國內大宗商品價格波動加劇,相關產業企業避險需求迫切。大商所為此持續開展“大商所企業風險管理計劃”(下稱“企風計劃”),自今年3月發布申報通知以來,相關期貨公司、產業企業積極響應,上半年已完成120個項目備案,是去年全年項目數量的兩倍,為產業企業探索利用衍生工具管理風險、提高期貨公司服務能力搭建了實踐平臺,在大宗商品保供穩價中發揮積極作用。
大商所相關業務負責人介紹,在多年來持續開展基差貿易等項目試點的基礎上,2019年起大商所推出了涵蓋包括場外期權、場內期權及基差貿易等業務模式的“企風計劃”,近年來項目規模和實體企業參與度持續提升。今年以來各產業鏈企業積極參與“企風計劃”,在已備案項目中,化工、農產品企業參與積極性相對較高,其中化工板塊項目數量最多,占比達48%,其次為農產品板塊。從企業參與度看,共有134家企業參與上半年備案項目,52%為中小微企業。值得一提的是,134家企業中,有88家為首次參與,占比達66%,其中25家企業是今年開戶交易的期貨市場“新兵”。可以說,“企風計劃”為實體企業探索利用衍生工具管理價格風險提供了“試驗田”。
記者了解到,受全球疫情、下游市場回暖及國外貨幣政策等多因素影響,今年大宗商品普遍高位波動,截至7月底,今年商品指數累計漲幅達18%,創2017年以來的新高,為國內實體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帶來很大沖擊,企業面臨著原料采購、庫存管理和產品銷售等方面的價格風險。對此,大商所“企風計劃”充分圍繞上述三類風險管理需求來開展,從上半年已完成的49個項目看,多數項目取得較好收益,為企業探索嘗試期現結合新模式、新工具積累了經驗,同時也提升了期貨公司業務水平和服務能力。
“從作用發揮、實效性、可持續性等角度看,企業在參與大商所‘企風計劃’中堅持套保邏輯、產品定價合理、注重基差風險管理,達到了預期目的?!毕嚓P期貨公司業務負責人說,通過多年參與“企風計劃”項目,期貨公司逐步熟悉了項目定位、服務要求和支持模式等,市場服務水平和推廣力度也逐年提升。
記者了解到,為促進更多企業了解和參與,今年大商所先后舉辦10場線下和線上宣講會,對“企風計劃”進行了全面解讀,其中線下培訓覆蓋了70多家產業企業,線上培訓覆蓋千余人次。在龍頭企業座談交流和產業鏈培訓調研的過程中,大商所將“企風計劃”作為必選內容,積極引導產業企業關注并利用期貨定價、開展套保操作。
“未來,大商所將繼續以‘企風計劃’推廣為切入點,通過加強重點品種板塊的市場培育、引導期貨公司加強市場推廣等方式,進一步服務產業企業深度參與,結合自身需求靈活利用不同的衍生工具進行風險管理,推動期貨市場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避險、服務大宗商品保供穩價?!贝笊趟嚓P業務負責人說。
免責聲明:tiegu發布的原創及轉載內容,僅供客戶參考,不作為決策建議。原創內容版權歸tiegu所有,轉載需取得tiegu書面授權,且tiegu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和有悖原創內容原意的引用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轉載內容來源于網絡,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方便學習與交流,并不代表tiegu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完整性負責。如無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權,敬請告之,核實后,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申請授權及投訴,請聯系tiegu(400-8533-369)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