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國內期市收盤多數上漲,煤炭“三劍客”再創歷史新高,焦煤漲超7%,焦炭漲超4%,動力煤漲近3%;化工品多數走高,尿素漲停;鋼材期貨午后集體拉漲,硅鐵漲超5%,螺紋鋼漲超4%;基本金屬普漲,滬鋁、滬鎳漲近3%,滬錫漲超2%。
在雙焦聯袂領漲黑色的同時,昨日煤炭概念股也爆發跟漲,包括冀中能源、開灤股份、山西焦化、崇州煤業、中國神華等在內的個股紛紛漲停。
行情數據顯示,自今年以來,煤炭指數一路上漲,目前較年初569.66的低點約上漲110%。
有券商甚至做出了表情包:“煤好”一天!
昨日,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表示首次以輪換方式分期分批組織投放國家儲備原油。本次投放主要面向國內煉化一體化企業,用于緩解生產型企業的原材料價格上漲壓力。據了解,實施國家石油儲備常態化輪換,是發揮儲備市場調節作用的重要途徑。通過公開競價銷售向市場投放國家儲備原油,將更好地穩定國內市場供需,有力保障國家能源安全。
周四晚間,歐洲央行公布貨幣政策會議的決議,維持三大關鍵利率不變,符合預期。在市場高度關注的PEPP購債計劃方面,歐洲央行表示將放緩第四季度的緊急抗疫購債計劃(PEPP)購債速度,PEPP購債速度與前兩個季度相比將“適度降低” 。緊急抗疫購債計劃(PEPP)將至少持續到2022年3月底,維持緊急抗疫購債計劃(PEPP)規模在1.85萬億歐元不變。
在通脹問題方面,歐洲央行表示,短期內通脹可能溫和超過目標。關鍵利率將保持在當前水平或更低,直到確定通脹將上升并保持在2%。管委會已準備好適當調整其所有工具,以確保在中期內通脹穩定在2%的目標水平。
雙焦期價屢創新高,警惕政策變化帶來的回調風險
截至昨日下午收盤,焦煤主力合約突破3000元關口,報3049.5元/噸,漲幅達7.21%,6個遠月合約紛紛漲停;焦炭主力合約報3787.5元/噸,漲幅達5.31%,4個遠月合約觸及漲停。
據記者了解,總的來說,目前雙焦合約基本上呈現“近高遠低”的遠近月價差結構,這與當前雙焦現貨市場“強現實、弱預期”的現狀一致。雙焦現貨價格持續上漲,內蒙、山西等地市場價已多輪提漲,帶動雙焦期貨各合約整體振蕩上行。焦炭方面,焦炭港口貿易價格持續上漲,累計漲幅約1370元,焦化企業開始醞釀第十輪上漲,預計漲幅200元,目前已累漲1160元。焦煤方面,現貨價格持續上漲,山西地區主流焦煤企業上調9月份公路長協價格220—800元,部分煤礦出廠價上調330—690元/噸。
從近期看,有市場人士向記者表示,國內供應偏緊、蒙煤澳煤進口受阻的局勢短期或將持續;但長期來看,為完成減產任務、落實“雙碳”目標,四季度國內鋼鐵產量的壓減力度將進一步加碼,對焦煤、焦炭的需求減少,且國內供應和進口壓力也有望緩解,遠期價格有望回落。因此,相關人士也提示,當前雙焦期貨價格進入高位,需警惕政策變化帶來的回調風險。
談及焦煤屢創新高的原因,方正中期期貨黑色分析師郝瀟瀟在接受期貨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最主要的驅動仍來自供應端,在煤礦安監、環保限產以及能耗雙控的政策背景下,國內主焦煤供應難以放量,主焦煤供應并未發生明顯改善。
據汾渭能源統計數據顯示,在9月3日當周,53家樣本煤礦原煤產量為594.74萬噸,較上周下降2.83萬噸,整體產量處于近四年同期歷史低位,當前原煤產量較6月初仍下降30萬噸左右,降幅在4%左右。
從進口來看,據記者了解,今年我國不再進口澳大利亞焦煤,而蒙煤近期由于蒙古疫情原因,也多次暫停通關,其供應量有所降低且不確定性增加。上述情況導致今年前7月煉焦煙煤進口2605萬噸,較去年同期4548萬噸下降42.72%。進口量的銳減進一步加劇了市場對煤炭,尤其是煉焦煤供應緊張的擔憂,助推了焦煤價格的上漲。
“從目前來看,澳煤仍不能通關,雖然加拿大、俄羅斯以及美國主焦煤有所補充,但缺口依舊存在。受蒙古國疫情的影響,蒙煤通關車輛自3月底以來一直維持在偏低水平,1—7月份蒙煤累計進口量不足900萬噸,進口增速同比已經由正轉負。”
總的來看,郝瀟瀟表示,在煤礦安監趨嚴的背景下,短期原煤產量難以大幅增加,同時澳煤通關遙遙無期,蒙煤通關量偏低,主焦煤供應缺口短期仍難以彌補,現貨價格的堅挺仍將支撐期價偏強運行,主力合約以逢低做多的思路為主。
從操作上看,在招商期貨黑色產業小組主管陶銳看來,短期來說,由于近月基本平水,而焦化利潤微薄,且成材限產消息再現,不排除焦煤保持階段性高位振蕩,甚至出現回調的可能,建議以防守為主;從長期看仍舊建議逢低多配,或者逢低買入現貨,下游企業適時逢低補庫,以做好庫存管理為主。
焦炭方面,陶銳表示,焦炭在近期的持續上漲可以歸因為環保組入駐山東督察、環保組入駐孝義、焦企提漲第十輪等消息的影響,其根本則仍在于現實供需的偏緊,以及庫存的進一步去化。
“具體來看,近日山東焦化限產趨嚴,截至9月6日濟寧、菏澤、泰安已有3家焦企燜爐停產,濟寧與菏澤各有1家焦企于上周四開始燜爐,泰安新增1家焦企于周末燜爐;另外濰坊和泰安還有3家焦企接近燜爐,開工率不足40%。以上6家焦企焦化產能合計約1000萬噸,其余焦化企業目前已有不同程度減產,幅度在40%左右。”郝瀟瀟表示,此外,山西地區部分焦化企業主動限產,供應端局部收緊以支撐焦炭期價。
動力煤盤中站上千元大關
進入9月份,動力煤期貨持續拉漲連創新高,做多情緒高漲。昨日午后,動力煤主力合約站上千元大關,創下歷史新高。截至下午收盤,動力煤期貨雖從高位回落,但漲幅仍達2.59%。
從動力煤現貨市場走勢來看,記者了解到,秦皇島港5500K動力煤平倉價上調10元/噸至1190元/噸的歷史高位。
“具體來說,從供應端來看,自8月起保供增產工作持續推進,煤炭產量緩慢提升,但安全檢查仍制約產能的釋放;而近期陜西全運會開幕在即,省內安監力度趨嚴、產量或將有所下降。進口煤方面,國際煤價持續上漲、煤炭進口優勢較小,同時印尼因降雨、煤炭發運受到影響,目前進口煤的補充作用有限。港口方面,近期環渤海港口的調入量低于調出量,港口庫存遠低于歷史同期,已逐漸逼近年內低位。”申萬期貨動力煤分析師冉宇蒙說。
在大有期貨黑色研究員黃科看來,當前用電高峰已過,電煤日耗逐步回落,但因下游電廠存煤已降至超低水平,剛性補庫需求是支撐現貨價格繼續高位運行的主要因素。
從需求端來看,冉宇蒙表示,雖然天氣轉涼、電廠日耗高位回落,但目前電廠的存煤水平依然不高,為應對冬季供電高峰、后市電廠備貨需求仍存,同時北方供熱煤的冬儲進程也在陸續展開,整體來看下游需求仍有待釋放。
“總的來說,在產地拉運積極性不減、港口庫存處于低位、下游備貨需求仍存的情況下,煤價暫不具備大幅下跌的條件,但近期發改委、能源局等對煤價的關注程度提升,需關注逐漸增加的政策面調控風險。”冉宇蒙說。
尿素期貨多個合約漲停,后市仍有短期支撐?
受動力煤期貨大幅上漲影響,昨日尿素期貨多個合約紛紛漲停,截至昨日下午收盤,尿素主力合約報收2608元/噸。
方正中期期貨尿素分析師魏朝明告訴期貨日報記者,受4—7月下游工業品高利潤驅動的高需求及生產企業的低庫存的共同影響,尿素價格自9月份以來不斷被推高。
“回顧來看,今年8月份,在生產企業開工率季節性回升及農業需求的階段性回落的共同作用下,尿素生產企業庫存顯著回升,9月初回升至40萬噸上方的歷史同期均值水平,尿素期現貨價格因此顯著回調,部分地區現貨價格區間跌幅一度超過500元。在尿素價格回調的同時,上游原燃料煤炭、天然氣價格保持堅挺,尿素生產企業利潤受到擠壓,部分非優勢企業8月末一度有所虧損。”方正中期期貨尿素分析師魏朝明表示,9月以來,市場預期隨之轉向,低位買盤涌入推升盤面。
相關數據顯示,截至9月9日,山東地區尿素市場主流價格達到2610元/噸,較8月底上漲130元/噸;河南地區尿素市場主流價格為2580元/噸,較8月底上漲80元/噸。
從需求端來看,魏朝明表示,受颶風“艾達”影響,全球氮肥和磷肥產品巨頭CF工業公司的唐納森維爾工廠9月3日宣布不可抗力。據悉,該工廠每年能夠生產190萬公噸合成氨,240萬公噸左右的粒狀尿素,以及164萬公噸的UAN溶液。而我國是尿素的凈出口國,國際需求預期向好,也帶動了尿素市場情緒的進一步修復。
展望后市,魏朝明表示,今后一段時間,尿素的農業需求將處于偏低水平,期現貨價格高位運行將限制商業化淡儲的能力和意愿,期貨盤面價格或有沖高回落的壓力。
免責聲明:tiegu發布的原創及轉載內容,僅供客戶參考,不作為決策建議。原創內容版權與歸tiegu所有,轉載需取得tiegu書面授權,且tiegu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和有悖原創內容原意的引用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轉載內容來源于網絡,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方便學習交流,并不代表tiegu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完整性負責。如無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權,敬請告之,核實后,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申請授權及投訴,請聯系tiegu(400-8533-369)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