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個世紀開始,中國就一直在對非洲進行援助和投資,而近期中國鋼鐵巨頭霸氣出手,再次助力非洲國家發展,砸10億美元在非洲建造鋼鐵廠以及一系列配套設施。讓英美澳等國家直接眼紅,中國青山控股集團出手,砸10億在津巴布韋建造鋼鐵廠,這一行為背后的戰略價值有多大?對于中國和非洲來說,這究竟能帶來什么樣的收益?津巴布韋是非洲工業較發達的國家,制造業,農業和礦業為其經濟的三大支柱,由于資源豐富,因此工農業基礎較好。
中國一直在非洲進行不同類型的開發和投資,基建,能源,交通,港口,重工業,輕工業等領域都有涉及,并且隨著時間的推進中國與非洲進行的這些合作,在形式和內容上也在發生轉變,最開始的無償援助,雖然能夠推動非洲的發展,但是對中國本身卻是巨大的負擔,因此近些年來,這種幫助的形勢正在逐漸發生轉變,通過市場化的手段來讓中非雙方都能從中獲得利益,這樣才能保證兩國之間的經濟交流能夠持續下去,而非洲也能夠進一步獲得自己的發展。
因此為了實現雙贏,中國青山控股集團出資10億美元在津巴布韋建造了一座鋼鐵廠,實際上鋼鐵廠并非雙方合作的全部內容,除了一座工廠設施之外,為了給他提供生產過程當中所必需的電能,投資內容當中還包括一座水電站,而為了給工廠提供原材料,項目當中還包括了一座鐵礦,這樣一來在津巴布韋當地開采出來的鐵礦就可以直接送到工廠當中進行冶煉。
對雙方來說這次投資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在中國看來,直接在這一地區進行鋼鐵演練,不僅能夠降低原材料運輸回中國的成本,還能夠利用其產地的優勢繞過西方國家的貿易保護,獲取更高的利潤,延長中國產業鏈,從而讓國內的鋼鐵產業整體上受益,而對于津巴布韋來說,中國的投資其實非常契合當地的經濟發展計劃。此外,這一項目將會創造多達14000個工作崗位,其中4000人主要為鋼鐵廠服務,而剩下的1萬個崗位則由上游和下游的相關產業制造,并且這個過程還能為該國培養大量相關從業人才。
而工廠產出的鋼鐵除了用于出口之外也可以用于該國本身的制造業發展,要知道制造業對于鋼鐵的需求量是非常之大的,不管是汽車還是其他產品,都需要有鋼鐵才能進行制造,而如果能夠自產鋼鐵,無疑能夠大大降低進口鋼鐵所耗費的資金,進而為其經濟發展創造更加有利的條件。
其中獲得的收入又可以用于進行該國金礦等貴金屬礦產的開采,創造更多的財富,進而推動整個國家的發展,可以說中國與津巴布韋的合作正是“一帶一路”倡議的標準體現,有了這樣的良好榜樣,未來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國家愿意和中國進行經濟上的合作。
免責聲明:tiegu發布的原創及轉載內容,僅供客戶參考,不作為決策建議。原創內容版權與歸tiegu所有,轉載需取得tiegu書面授權,且tiegu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和有悖原創內容原意的引用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轉載內容來源于網絡,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方便學習交流,并不代表tiegu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完整性負責。如無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權,敬請告之,核實后,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申請授權及投訴,請聯系tiegu(400-8533-369)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