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8日,敬業集團董事長李趕坡作《我們應該樂觀面對鋼鐵行業的競爭淘汰》的專題報告。李董事長指出,此次鋼鐵市場的殘酷與2014年不同,并從市場供給及需求方面分析了此次鋼鐵市場長期低迷的原因,表示鋼鐵行業通過市場競爭淘汰一些鋼鐵企業,對整個社會來說,是進步、是發展,是城鎮化、工業化水平提高的表現,是社會轉型升級成效的表現。鋼鐵產量減少,無論從降低能源消耗,還是減少碳排放、保護環境等方面來看,對全社會來說都是件大好事,我們應該樂觀地面對。
應該樂觀面對鋼鐵行業的競爭。他認為,目前鋼鐵行業的競爭是中國歷史上前所未有的,鋼鐵市場形勢比2014年嚴重,但與2014年相比有兩個方面不同。
“第一,市場低迷不同,2014年鋼鐵市場低迷,經過兩年于2016年開始盈利,這次鋼鐵市場低迷是長期的,通過市場淘汰過剩產能的過程,兩年不行,三年、五年也不一定行。第二,鋼鐵市場低迷的結構不同,2014年鋼鐵市場低迷到2016年應該鋼鐵市場前所未有的活躍。而這次市場低迷是長時間的殘酷競爭,鋼廠在鋼鐵市場低迷時減產,鋼材價格下跌之后再次陷入限產、停產循環,”李趕坡表示,“這是這場市場競爭的結果,社會分化,一是看區域位置,二是看鋼材品種,三是看管理水平。”
他認為,這次鋼鐵市場長期低迷的原因,從供給方面看,鋼鐵行業的技術進步增加了中國鋼鐵產量,隨著社會的發展,產能也在不斷優化,但“產能的減少,并不意味著產量的減少,中國鋼鐵行業不是產能過剩,而是產量過剩。鋼產量在產能不增的情況下大大提升。”
李趕坡還談到,在產能釋放過程中,一直地處偏僻、遠離原料和市場、管理不善的企業在長期競爭中有一些不再生產,通過鋼鐵產能置換,政府把這些產能轉移到位置較好、管理先進的企業,于是這些被轉移的鋼鐵產能大大釋放,提高了產能。
他認為,近幾年,東南亞已建和在建的鋼鐵產能可能會增加9080萬噸,中國鋼材出口量減少、鋼坯進口增加,現在鋼鐵市場不是階段性的,而是永久的。
李趕坡分析了幾方面影響因素,“房地產行業的下行導致鋼鐵行業失去了房地產鋼鐵市場。鋼材行業自身用鋼量大幅度減少,2000-2013年鋼鐵行業發展前期鋼鐵企業的大力擴建消耗了大量的鋼材,2016年產能搬遷以及環保設施提升也需要大量的鋼材,現在鋼材行業自身不再消耗大量鋼材。”
他還指出,國內高鐵、地鐵、高速公路等項目建設速度放緩,中國制造逐步轉向高端,用鋼量大幅度減少,高端制造包括航空裝備、設備制造、智能裝備制造幾個領域都需要高品質的鋼材。
李趕坡坦言,“這是社會地步必然的結果。在世界發達國家,鋼鐵行業發展歷程都經過了高速發展、需求減弱、壓縮產能的過程。””對地方政府來說,長期依賴的鋼鐵稅收減少了也不是好事,但鋼鐵行業通過市場競爭淘汰一些企業,對整個社會來說是進步、是發展,是城鎮化、工業化水平提高的表現,是社會轉型升級成效的表現。”
他認為,鋼鐵產量減少,無論從降低鋼材消耗,還是從減少碳排放來看,對全社會都是件大好事,應該樂觀。“2022年美國互聯網行業進入寒冬。鋼鐵行業也一樣,鋼鐵的競爭淘汰是大勢所趨。”他說,“該放棄的要放棄,還有更美好的東西在等著我們。”
免責聲明:tiegu發布的原創及轉載內容,僅供客戶參考,不作為決策建議。原創內容版權僅歸tiegu所有,轉載需取得tiegu書面授權,且tiegu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和有悖原創內容原意的引用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轉載內容來源于網絡,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方便學習交流,并不代表tiegu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完整性負責。如無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權,敬請告之,核實后,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申請授權及投訴,請聯系tiegu(400-8533-369)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