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粗鋼產量平控的消息再次成為黑色金屬產業鏈討論的重點,其對期現貨市場情緒及預期都會產生一定影響。據了解,目前,2023年全國粗鋼產量政策已經出現多個版本。究竟哪個更順應市場,其又會對產業鏈產生何種影響,筆者進行了梳理。
1往期粗鋼壓減政策回顧
2021年4月初,國家發改委部署2021年鋼鐵去產能“回頭看”,首次提到粗鋼產量壓減。受此消息提振,螺紋鋼2105合約攀升至5月中旬,累計漲幅為25.6%,同期熱卷2105合約上漲29.6%。此外,螺紋鋼2110合約以及熱卷2110合約分別上漲28.6%和33.8%。由此可見,第一次交易粗鋼產量壓減預期時,遠月合約漲幅大于近月合約。
2021年7月,唐山市依據《7月份空氣質量強化保障方案》限產一個月。彼時,全國247家樣本鋼廠鐵水產量從244萬噸/日下滑至217萬噸/日,本已為負的螺紋鋼毛利得以轉正。自此,煉鋼利潤持續好轉。
2021年10月13日,工信部、生態環境部聯合發布《關于開展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21—2022年采暖季鋼鐵行業錯峰生產的通知》,提出2021年全國粗鋼壓減目標為2500萬噸。粗鋼壓減政策落至實處,而此時前三季度全國粗鋼產量同比已經增長了1592萬噸,壓減任務頗重。隨后,247家鋼廠產能利用率自9月底的82.1%持續回落,直至12月底還保持著75.8%的水平。行情層面,實際執行粗鋼產量壓減時,恰逢煤炭管控政策加碼,黑色產業鏈產品價格不漲反跌。
到了2022年4月19日,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等部門研究部署2022年粗鋼產量壓減工作,強調要避免“一刀切”。同時,因公共衛生事件等的影響,鋼材需求表現出季節性以外的低迷狀況,整體黑色產業鏈產品期現貨價格都呈現出下跌態勢。到了2022年四季度采暖季,由于煉鋼利潤一直收縮,鋼廠開工率持續處于低位,疊加電爐開工率也較低,粗鋼產量完成平控任務。最終,2022年全國粗鋼產量為10.13億噸,同比減少1978.5萬噸。
通過對近兩年粗鋼壓減政策及影響的簡要梳理不難發現,粗鋼壓減政策對行情和市場情緒的影響主要在于政策發布的當下(政策一般于4月初發布),而不是政策實際執行期間。進入執行層面后,鐵水產量若如預期般顯著下滑,則原料大概率進入累庫階段,成本支撐的松動反而導致鋼材期現貨價格表現弱于預期。當時終端需求再不及預期,更容易出現原料價格下跌帶來的負反饋行情。
粗鋼產量控制政策的發布集中在4月,近期市場出現不同版本。我們收集了被廣泛討論的三種,再結合冶金工業規劃院對于2023年粗鋼產量的預判,整理出四種粗鋼產量的不同場景。
2幾種粗鋼產量壓減信息簡析
相較2022年行業能耗持平
能耗持平的產量控制政策比較符合鋼鐵行業“確保2030年前碳達峰”總方針,但對這種平控方式的評估也是最復雜的。參考中鋼協會員單位2019—2022年的單位能耗,單純從該統計數據上看不出單位能耗有什么明顯變化。當然了,中鋼協進行能源統計的會員單位數量自2019年的92家變更為2020年的88家,并不能代表所有會員單位的情況,且各會員單位能耗數據的統計也存在差異。
表為中鋼協會員2019—2022年單位能耗情況
通過比較2019—2022年單位能耗與鐵鋼比、燃料比等影響耗能的生產技術指標發現,近幾年這些指標在單位能耗變動上并沒有體現出太多的影響一致性。不過,高爐產能利用率與年度單位能耗呈現明顯的反向關系,即高爐產能利用率高時噸鋼能耗較低,這應該與能耗效率的提高有直接關系。
圖為中鋼協會員單位能耗與整體行業產能利用率變化
考慮到2023年鋼材需求及生產利潤將有所修復,行業整體產能利用率預計較2022年明顯回升,較2021年也會稍有抬升,畢竟2021年下半年由于政策影響,鋼材行業產能利用率顯著下滑。截至3月24日的周度數據顯示,目前,全國247家樣本鋼廠的高爐產能利用率已經提高至85.6%,未來還有進一步上升的空間。按照年均86.5%的高爐產能利用率推算,2023年中鋼協會員單位能耗數據可能下降至每噸550千克標準煤的水平。類似的,全行業噸鋼能耗有望在2023年實現0.2%的下滑幅度。結合對行業單位能耗的判斷,相對2022年行業能耗持平意味著相較2022年粗鋼產量增長0.25%,對應的全國粗鋼產量預計為102052萬噸。
相較2021年粗鋼產量持平
該猜測思路在于2022年粗鋼產量的下滑并不是政策決定的,而是終端需求受到公共衛生事件的影響、以銷定產的結果。如果按照產業政策的一致性和連續性,的確是可以參照2021年全國粗鋼產量進行平控指導的。
若按照2021年全國粗鋼產量水平來平控,則2023年全國粗鋼產量為103473.2萬噸,同比增長1.6%。
相較2022年粗鋼產量下降2.5%
該猜測很可能參照的是2021年。2021年是粗鋼產量壓減政策出臺的第一年,全國粗鋼產量壓減目標就是2500萬噸。若繼續按照2500萬噸的產量去壓減,則2023年全國粗鋼產量就會減少至99300萬噸,同比下降2.5%。
據了解,各機構對于2023年粗鋼需求變化的預判集中在【-1%,2%】,我們的預期也比較樂觀,認為在1%。因此,如果終端需求沒有顯著低于預期的表現,那么同比壓減2.5%的粗鋼產量政策可能會造成鋼材價格階段性明顯波動。
3不同粗鋼產量情景的影響
對鋼材的影響
粗鋼產量不同對鋼材市場的影響相對直觀。按照前文羅列的三種產量控制場景,鋼材市場將出現供不應求局面。我們在評估年度平衡表時認為,2023年粗鋼需求增長1%、粗鋼供應增長2%,對應的鐵水供應增長1%。這種情況下,鋼材市場整體處于供需均衡狀態,到2023年年底鋼材庫存才會微降。
表為不同政策預期場景下對應的粗鋼累庫預估
對原料的影響
2022年,廢鋼供應受到各地建筑、工業產廢量下滑的拖累。雖然從目前樣本鋼廠的廢鋼到貨情況來看,廢鋼供應增量尚不明顯,但隨著經濟和制造業的逐步修復,廢鋼供應量還有進一步抬升的空間,預計2023年全國廢鋼供應增加2000萬噸。考慮到廢鋼供應增加勢必會從電弧爐和轉爐添加方面擠出鐵水產量,結合對廢鋼供應的判斷,可以進一步估算出三種不同產量控制情景下以及我們預估的正常粗鋼生產(產量增長2%)情景下對應的生鐵產量。
表為不同政策預期場景下對應的生鐵產量預估
按照“增長1.4%”的鐵礦石年度供應預判,2023年全國鐵礦石供需格局會隨著不同粗鋼產量控制的場景發生變化:不控制粗鋼產量,鐵水產量增長1%,鐵礦石港口庫存將出現2500萬噸的下降;按照相較2022年行業能耗持平來控制粗鋼產量,鐵礦石港口庫存年底將增加500萬噸;按照相較2021年粗鋼產量持平來控制粗鋼產量,鐵礦石港口庫存年底將下降1500萬噸;按照相較2022年粗鋼產量下降2.5%來控制粗鋼產量,鐵礦石港口庫存年底將增加5000萬噸。由此可見,2023年鐵礦石市場一定程度上還是較為依賴粗鋼壓減政策具體要求的。
表為2023年不同粗鋼產量場景下鐵礦石供需變化
對于煤焦的評估相對簡單。按照鐵水產量增長1%來測算,焦炭供應就是過剩的,焦煤更甚。如果再進行粗鋼產量壓減,那么焦煤、焦炭過剩情況就會加劇。我們將幾種不同場景下焦炭、焦煤的供應過剩比例羅列如下圖。需要注意,這里供應過剩的前提假設是2023年年底4.3米焦爐產能平滑退出。如果出現階段性焦化產能快速退出市場的情況,那么將對供需產生影響,需要補充評估。
圖為焦炭供應過剩情況預估
總結來看,鋼材終端需求不出現意料之外的疲弱情況的話,不同粗鋼壓減政策對鋼材行情都會產生利多效應,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對鐵礦石的影響比較復雜,預計粗鋼產量變化【-1%,0】是2023年鐵礦石供需格局發生變化的臨界區間。對煤焦的影響,將進一步加劇供應過剩。
免責聲明:tiegu發布的原創及轉載內容,僅供客戶參考,不作為決策建議。原創內容版權僅歸tiegu所有,轉載需取得tiegu書面授權,且tiegu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和有悖原創內容原意的引用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轉載內容來源于網絡,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方便學習交流,并不代表tiegu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完整性負責。如無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權,敬請告之,核實后,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申請授權及投訴,請聯系tiegu(400-8533-369)處理。